为促进长三角地区各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新技术应用、服务创新等方面的学习交流,探索跨地区联合业务开展,长三角高校图书馆联盟、上海市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浙江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安徽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畅想之星信息基数有限公司承办“资源·服务·创新:新时代文献资源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学术讲座,9月27日上午9点在腾讯视频会议上在线举行。
此次培训邀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及业务实践的业界专家或业务骨干进行授 课,内容涵盖图书馆发展规程、空间建设、数据管理、数字学术、情报服务、知 识产权信息服务等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发展前沿。三个半天的培训,吸引了全国 70多所高校,450余人次报名,累积有 1500余人次在线观看。 在 10月12日的开幕式上,上海市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上 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李新碗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强调,大学图书馆 正在经历着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情报服务的转型,疫情期间读者对图书馆需 求的显著改变,面对这种挑战,馆员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拓展业务技能、升级 创新能力才能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从而提升图书馆地位及价值。他表示, 多年来上海高校图工委一直在为提升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综合能力而 不懈努力,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他希望能借此培训进一步提升馆员的专业能 力,开拓大家的工作思路,激发大家的创新活力,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
本次培训为期三个半天、六场专题,分别由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 张静波、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骁、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康健 主持。培训主要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一、发展规程与解读。重庆大学图书馆杨新涯馆长做了“依规治馆—重庆大学图书馆规程解读”的开场报告。杨馆长首先阐述了学术型图书馆在“十四五” 期间面临着许多转型与挑战,形成规范的图书馆规程是确保图书馆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要求。接下来介绍了重庆大学图书馆规程制定的源起、落地与完善,最终形成的总则、办馆理念、组织机构、运行管理、馆员、读者、 资源建设、资源整理与保存、图书馆服务、信息化保障、其他共 11章、75条规 程的完整框架体系。最后重点对2022年 8月重新修订完善的最新版的《重庆大学图书馆规程》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为高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提供了 很好的范本。
二、空间建设与实践。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图书馆张甲馆长的报告主题是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大学图书馆空间建设”。作为国际图联(IFLA)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专委会常委的张甲馆长通过展现国内外大量公共和大学图书馆空间设计案例,指出图书馆的服务导向决定了图书馆空间建设方向,同时图书馆的空间 风格也展示了其服务方向。现代图书馆设计不应只满足图书馆藏书功能和建筑美感,其最高境界应该是建成激励读者活跃思维、碰撞出知识火花的场所。张馆长在报告中特别提出,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虚拟空间建设同样任重道远,图书馆 要做到线上线下的融合、互补,从而更加智慧地为读者服务。同时,疫情时代可 以将图书馆阅读空间、交互空间延伸到室外空间。在图书馆空间建设过程中,图书馆馆员要突破思想的禁锢,了解用户的需求,以人为伍,从故纸堆走向数字人文,成为时代开拓者而不是记录者。
三、数据管理与服务。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计龙围绕“高校科学数据管 理服务研究与实践——以复旦大学为例”作报告。报告从大数据时代的科研活动、 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概述、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国内外科学数据中心扫描、 科学数据中心新探索与实践等五个方面展开,重点介绍了复旦大学图书馆近十年 来在科学数据管理服务研究与实践上所做的探索与尝试。报告介绍了复旦大学社 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的建设历程,数据服务与共享的新探索,在交流合作中寻求 新发展,以及成立大数据研究院人文社科数据研究所,建设复旦大学人文社科数 据平台,基于慧源平台构建共享机制,合作探索数据出版,开展数据竞赛等素养 教育活动等一系列创新性实践内容,为高校开展数据服务提供了极具现实意义的 指导和参考。
四、数字学术与创新。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蔡迎春以《赋能与 创新:数字学术服务的多元内容与实践发展》为报告主题。首先阐述了数字学术 服务创新实践背景,多模态和协作式学术在研究领域中越来越重要,在新文科背 景下重新定位并创新服务是当前大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命题。同时,蔡馆长在厘清数字学术服务内涵,提出数字学术服务多元内容,并且在调研国内外 10家有代表性大学图书馆开展数字学术服务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具体案例,详细分析了当前国内大学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 我国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学术服务需要从理念先行、经费支持、体系构建、内容创新、团队配置等五个方面进行不断完善和持续建设。
五、情报服务与转型。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潘卫的报告主题是“高校 图书馆情报服务转型升级思路与实践分析”。潘馆长首先阐释了我国和高校图书 馆科技情报服务的发展脉络及现状,聚焦为科技创新和科研管理决策提供知识增值服务,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比较了“十四五”前后工作重点和实践的 变化特点,深刻分析了驱动大学图书馆情报服务变化的两大要素,即“破五唯” 系列科技评价政策及科技强国建设战略的强力实施,最终基于前述案例分析,从 评价类辅助支撑服务及为科技强国战略提供专题情报研究两大方面,提出了高校 图书馆情报服务转型升级的十个方面的策略思路。
六、知识产权与发展。同济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慎金花、同济大学图书馆理科服务部主任张更平共同作报告“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实践与发展”。慎金花书记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的重要讲话。她指出“服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产权 保护工作中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是图书馆自身服务创新 和转型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报告的后半部分由张更 平老师介绍了同济团队在在知识产权信息基础上开展的“四位一体”服务,从实践出发细致入微地展示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全过程以及遇到的问题与难点。
我校图书馆积极参加这一活动,大家结合会议收看和馆内业务从多方面认真学习讨论,重点围绕从文献资源建设、应用与推广到数字化图书馆的高质量服务和使用平板电脑替代纸质书籍等创新内容。相信这次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学术研讨会将促进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能力的提升及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陈俊奕